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我中心金福子教授在《天津行政学院学报》发表政策研究文章

【 发布日期:2024-05-26 】

近日,我中心核心专家、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金福子教授与硕士研究生卢衍航在核心期刊《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发表论文《重塑政策共同体:破解基层政府“小马拉大车” 的系统逻辑及实现路径 ——以寻乌县乡村产业振兴政策实践为例》。

提要

基层政府是国家行政序列的“末梢”,承担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作为乡村产业振兴政策的施策主角,如何聚力赋能巩固强化乡村产业振兴战果,是破解基层政府“小马拉大车”困境的关键。基层政府必须顺应系统内外生态环境变化,凝聚政策共同体力量,既有力度地实现政策目标又有温度地满足村民需求。对此,要重塑以基层政府为中心的政策共同体,以资源冗余机制、互动维稳机制、定向赋能机制破解施策之困,通过外源调适、合作调适、内源调适路径提升乡村产业的竞争性、高效性与韧性。

关键词:基层政府;政策共同体;政策执行;乡村振兴;产业振兴

文章来源:本文刊载于《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

作者简介

金福子,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

卢衍航,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

文章结构

一、为何重塑:文献回顾二、重塑政策共同体:系统逻辑的一个分析框架

三、案例呈现:寻乌县政策共同体的“三共”逻辑

(一)权利共享:产业空白情境的借力破局

(二)责任共担:产业推进情境的蓄力合作(三)利益共生:产业锻造情境的发力施策(四)赋权与集权的悖论四、如何重塑:政策共同体“三力”模型的运行机制(一)向上借力:秩序规范化的资源冗余机制(二)同向蓄力:协作信任化的互动维稳机制(三)向下发力:工具多样化的定向赋能机制五、如何调适:基层政府实现产业“三性”的调适路径(一)外源调适:指导性和基础性的破局开路(二)合作调适:功能性和协调性的网络集成

(三)内源调适: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靶向施策

六、结论及建议

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