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我中心核心专家金福子教授在《廊坊日报》发表“双碳”政策研究文章

【 发布日期:2023-06-24 】

近日,我中心核心专家、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金福子教授在《廊坊日报》发表“双碳”政策研究文章——《坚持系统观念践行“双碳”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深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则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开启迈向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系统观念”上升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新发展阶段,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践行“双碳”目标所阐释的“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等重要指示,我们要不断加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等能力的培育与运用,将系统观念运用在践行“双碳”工作的全过程。

一、运用战略思维统筹规划减排降碳整体行动

战略思维是从全局角度出发,用系统、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把握事物总体发展走向与趋势,在处理问题时可以做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实现“双碳”目标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历时性维度即接续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与实现2035远景目标以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相耦合,加之其在共时性维度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重要侧面所带来的广泛且深刻的变革,使得践行“双碳”战略具有时代性和长远性的意义,对推进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实践探索,是关系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战略。践行“双碳”战略将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战略引领,系统开展生态文明领域制度改革,将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切实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出发点与实践旨归,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与战略全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统一,有力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向前迈进。

二、运用辩证思维有力推动减排降碳绿色发展

辩证思维强调将思维对象看作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整体,将辩证思维运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研究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才有利于承认、分析和解决矛盾。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以形象化方式呈现,清晰指明如何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使其协调统一;以践行“双碳”战略为契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生产要素角度而言,发展碳汇是践行“双碳”战略的关键途径之一,在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践行路径中,自然资源要素将由土地等平面要素扩围至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立体要素,以区别于在工业时代强调土地等平面要素的高强度利用,从而打破了乡村依靠单一土地要素经营管理实现共同富裕的单维路径,进一步发挥了立体要素的碳汇功能,并依托国家公园建设、自然资源要素经营管理、跨地域生态补偿等路径助力乡村振兴,以碳汇生态补偿等具体实践应用丰富了“两山理论”。

三、运用底线思维防范化解减排降碳关联风险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底线思维具有底线原则性、科学前瞻性、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底线思维启示我们不可逾越生态环境底线,超过环境承载力的发展会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而践行“双碳”战略正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实际而充分预测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牢牢把握生态民生工作的主动权,真正做到“划清底线、守住底线、控制底线”,坚持守住“生态红线”和“民生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在践行“双碳”战略过程中,要始终运用底线思维保障能源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产业链安全与居民正常生活,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推进“双碳”目标稳步落实。“多煤、少气、贫油”的能源资源禀赋使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长期处于高位,对保障能源安全提出挑战,以践行“双碳”战略所需的节能减排、光伏发电与抽水蓄能等新能源发展技术为驱动,则有助于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基本原则,实现减排降碳与保障能源安全协同并进。

四、运用创新思维持续培育减排降碳践行动力

创新思维通过打破原有观念或思想束缚,探索新方法、开拓新境界,实现与时俱进。进入生态文明时代是历史必然,迈向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是时代要求,结合全球气候变化形势加剧、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入关键期等世情国情,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新一轮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正加速衍育,面临以循环工业、生物工程、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中国绿色经济快速兴起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还面临着粗放发展、环保质量较低、循环运行能力较弱等问题,依托“双碳”目标践行,通过减排技术创新倒逼产业结构向“绿色经济”转变;开展科技和经济双适用的技术攻关,系列性的攻坚任务将促进环保技术加速发展、提高迭代速率,实现弯道超车并形成先发优势。创新思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解决重大发展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创新思维继承历史经验,并运用其创造性地提出“双碳”目标战略,对激发我国社会创新活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践行“双碳”战略是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生态环境问题解决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论成果,作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应对世界气候变化做出大国贡献、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在落实过程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根本遵循,运用并提升战略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在新发展阶段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向更纵深处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