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中心核心专家、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国恒博士作为第一作者,与武汉大学王增文教授和华东理工大学汪华教授在公共管理学科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公共行政评论》2023年第4期发表论文《退役军人社会融合的属间差异及属内差异逻辑》。
文章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要“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社会融合作为其中一项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退役军人离开军队时空后,已内化的价值观和符号规则仍连续性存在;惯习转换的惰性会因军转民的瞬时性引发退役军人的适应性困境,直接影响其社会融合进程。
论文以时空社会学为视角,结合军队时空与平民时空在物质、实践和象征维度的异质性,基于CFPS数据库,采用PSM估计和混合OLS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时空转换对退役军人社会融合的影响效应。
研究发现:(1)从属间差异看,退役军人在经济整合、社会适应和心理调适方面整体高于反事实模拟的同龄平民,存在显著的身份优势。(2)从属内差异看,相比同龄退役军人,参军年限愈久的退役军人因其更充足的退役准备、优渥的经济补偿和制度保障水平,社会融合反而表现良好;退役年龄愈早的退役军人经济整合和社会适应水平越高,该影响效应呈正U形;退役期经历社会急剧转型的退役军人心理调适水平更弱。(3)社会融合维度的互动中,经济整合属内差异会扩大退役军人社会适应和心理调适的属内差异。
文章不仅为理解退役军人社会融合问题拓展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优化退役军人服务供给机制提供了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