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人工智能敏捷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范式,是对以往探索式、回应式、集中式人工智能治理模式的反思、批判与超越。敏捷治理嵌入人工智能治理当中,其在治理价值、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方式这四大核心要素上有新的内涵特征。人工智能敏捷治理概念的生成既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又是促进人工智能“向善”、增进人民福祉和走出人工智能治理困境的需要。与此同时,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引、政府多重资源的投入、多方实践经验的奠基使得人工智能敏捷治理成为可能。为应对时代挑战、迈向人工智能的敏捷治理,我们需应对传统官僚主义思想,树立敏捷治理理念;合理把握治理节奏,确保治理工具使用张弛有度;健全敏捷治理的制度体系,为人工智能敏捷治理保驾护航。
关键词:敏捷治理;人工智能敏捷治理;人工智能技术;治理模式
文章来源:本文刊载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
作者简介韩兆柱,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府理论与行政改革研究。申帅杰,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府理论与数字治理研究。
文章结构
一、引言二、敏捷治理:人工智能治理的新视角(一)人工智能敏捷治理模式的理论内涵(二)人工智能敏捷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三、人工智能敏捷治理模式的必要性
(一)融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需要
(二)促进人工智能“向善”与增进民众福祉的需要(三)走出人工智能治理现实困境的需要四、人工智能敏捷治理模式的可能性(一)顶层设计: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引(二)实践保障:政府多重资源的投入(三)他山之石:多方实践经验的奠基五、人工智能迈向敏捷治理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革新认识:树立敏捷治理的治理理念(二)张弛有度:合理把握敏捷治理的节奏(三)多措并举:健全敏捷治理的制度体系六、结论与展望
文章内容